1、近一周(3月9日-3月14日)疫情动态新闻舆情汇总如下:杭州顺丰速运中转场聚集性疫情3月9日,浙江杭州新增1例确诊病例,系顺丰速运余杭中转场工作人员。截至3月10日22时,该中转场累计11名工作人员确诊,其中1例为发热就诊后确诊,其余10例均在管控范围内发现。余杭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紧急提醒收到该中转场快递的人员报备并核酸检测。
2、舆情背景与核心事件2020年5月,吉林省舒兰市发生聚集性新冠肺炎疫情,源头为一名45岁的舒兰市公安局洗衣女工(5月8日通报),打破了吉林省73天无本地新增确诊病例的记录。截至5月12日24时,舒兰传染链已延长至22人,包括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及跨省传播病例(如辽宁沈阳通报的1例)。
3、月13日10时13分前后,每日经济新闻在微博平台发布信息称“#莆田18名小学生感染新冠#【学校成为传播点,#莆田新冠疫情或已在学校隐匿传播10天#】”,随后网民对相关信息的关注度持续上升。
4、自去年11月7日以来,新加坡卫生部将重点放在本土病例的七日移动平均数字上,以此作为新的传染指标。近期,新加坡新冠病例数量出现显著增长。当局通报,新加坡上周新冠病例激增到28410起,是上上周14467起病例的近两倍。同时,新加坡近期甲流患者也似乎处于激增状态。

1、年国家以旧换新补贴政策第二轮于7月开启后,将持续至2025年12月31日结束,全国统一截止时间无变动,不存在提前终止的情况。图:国补政策第二阶段启动宣传图(来源:网络)政策核心信息:资金与时间保障资金补充:7月再次拨付1380亿元资金,叠加前期结余,为第四季度发放提供充足保障。
2、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国补)政策明确延续至2025年12月31日结束,全国统一截止时间未调整,但部分热门地区或品类可能因额度用尽提前告罄。政策延续与官方辟谣 截止时间明确:根据国家发改委、财政部2025年7月联合发布的信息,新能源汽车国补政策未提前终止,全国统一截止日期为2025年12月31日。
3、国补政策暂停后将于7月重启,并持续至2025年12月31日全国统一截止。以下是具体信息:政策恢复时间与资金安排第二阶段重启时间:2024年7月起,第二轮1380亿元补贴资金已陆续到位,新一轮消费红利正在派送中。全国统一截止时间:官方明确国补政策将持续至2025年12月31日,此前暂停仅为阶段性调整。
4、国补并未结束,全国统一截止时间为2025年12月31日。以下是关于国补的详细信息:国补暂停原因资金阶段性耗尽:全国3000亿元补贴资金池在5月底已消耗超50%,部分地区如重庆、江苏、山东因资金快速耗尽暂停补贴发放。
5、年国家家装补贴政策全国统一执行至2025年12月31日24点整,但部分地区已暂停该政策。具体说明如下:全国统一政策截止时间根据公开信息,2025年国家家装补贴政策明确规定,补贴申请的截止时间为2025年12月31日24点整。这一时间节点由国家层面统一制定,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符合条件的家装项目。
6、是的,国补即将取消,当前是最后窗口期。财政部、发改委已明确,当前一批国家消费补贴(“国补”)将于2025年12月31日24时正式截止,2026年起不再推出同等规模的补贴政策。
1、铁岭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95年被批准为省级开发区,由地方政府主导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及产业集聚。此类开发区通常以地方产业需求为导向,政策灵活度较高,但覆盖范围和资源倾斜度低于国家级。
2、中国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布广泛,从东北到西南,涵盖了众多城市。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东北地区,是中国最早设立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则位于河北省,依托港口资源,成为重要的工业和物流中心。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天津的经济引擎,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企业入驻。
3、**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中国最早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是中国北方对外开放的前沿窗口。该区域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企业投资。
4、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河南省最重要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产业多样,包括高新技术产业、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政策支持。洛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以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产业为主导,注重科技创新,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产业园区。
据健康时报统计,6月11日至19日24时,北京累计确诊205例,五省份出现北京确诊关联病例,分别为河北11例,辽宁3例,四川1例,浙江1例,河南1例。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消息,6月19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7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4例(广东3例,上海1例),本土病例23例(北京22例,河北1例)。
这些病例分布于多个区域,其中包括东城区的12例、西城区的46例、朝阳区的58例、海淀区的58例、丰台区的36例、石景山区的14例、门头沟区的3例、房山区的14例、通州区的17例、顺义区的10例、昌平区的24例、大兴区的39例、怀柔区的7例、密云区的7例以及延庆区的1例。
截止至2020年6月19日,自11日以来,全国已有辽宁、四川、河北、浙江和河南5省出现北京确诊关联病例。其中辽宁3例,四川1例,河北11例,浙江1例,河北1例。6月18日0时至24时,北京新增报告本地确诊病例25例、疑似病例2例、无症状感染者2例。
北京新增4例:22日上午,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刘晓峰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月22日0时至11时,北京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例。这4例病例均为2月17日至20日期间在外省参加某公司培训班的工作人员及其家属。经核实,该培训班即为如新化妆品公司在武汉组织的员工培训。
年31省养老金调整,全国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上调2%,通过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倾斜调整三结合方式实施。调整详情定额调整:每人每月增加固定金额,各省差异显著。上海最高,为50元/月;西藏49元、青海39元次之;北京最低,为18元/月,但有后续平衡机制;多数省份在20 - 30元区间。
年31个省养老金平均涨幅为3%,实现“20连涨”,但各地定额调整标准存在差异,实际涨幅金额因地区、年龄、缴费基数等因素有所不同。整体涨幅与调整特点2024年养老金调整延续了“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倾斜调整”的三部分模式,全国平均涨幅为3%。
辽宁:分三档,全省普通基数7346元;沈阳企业8390元;大连企业8956元。云南:基数8265元,养老金实际增幅约0.6%-0.8%。内蒙古:基数8179元,涨幅较低,采用全口径社平工资计算。
年31省份养老金计发基数全部实现正向增长,无省份下跌,补发金额因人而异。整体涨幅情况多数省份涨幅集中在1%-2%,像青海、宁夏、河北等涨幅为2%,上海、浙江等已完成“并轨”的地区涨幅为1%;少数未并轨省份涨幅略高,如黑龙江达99%(因历史基数较低)。
1、省份新增确诊22例,本土4例在辽宁,零号传染源还在追溯当中,很可能是来自辽宁营口市。一:全国新冠疫情信息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17日全国31个省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2例,其中18例来自境外输入病例,本土病例4例,均在辽宁,其中沈阳市2例,营口市2例,全国无新增死亡病例。
2、省新增确诊22例,分布在上海、北京、浙江、安徽。12月26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2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0例(上海4例,北京3例,浙江2例,安徽1例),本土病例12例(辽宁7例,北京5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3、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2月19日零时至24时共确认新增23例确诊病例,其中22例为输入性病例,1例为本地病例(辽宁)。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